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5|回复: 0

[资料] 20Mn2汽车防滑链的热处理工艺改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21: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汽车防滑链是安装在汽车轮胎上的一种环形链条,主要用于汽车雪天行驶防滑,以确保安全行驶,是冬季高寒地带汽车行驶的必备工具,因此要求防滑链耐磨且不断裂,即链条必须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强韧性。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增强.汽车防滑链的使用电越来越广。
  H9 m# ~6 h& U, e; D5 L  n    20Mn2钢由于渗碳和淬透性能好,尤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故除用于制造起重链条外,还被厂泛用于制造重型载重货车的防滑链。 / M( l. Y* E0 `7 i) C9 q. T) P
    下面以某种重型载重货广丰防滑链为例,其单环内空尺寸为12mm×42mm,线径为7mm。技术要求:渗碳层厚0.25~0.35mm,表面硬度>54HRC,心部硬度>40HRC,攻拉试验值不小于30kN。
5 l: l  ]; u7 G8 z/ J3 Q- Y    一般工厂大多采用图1所示的热处理工艺。
6 P0 M5 r8 G+ N3 [/ @9 U% w 0904122108478895.bmp
% `# M6 y( i& d; }7 ]  q9 v: ~# [+ c$ @
    1.改进前后的工艺比较 - a4 ?! B0 |. {" _- m
    上述工艺的优点表现为:到温装炉,保温渗碳后直接水淬,生产节奏快,周期短,有利于提高生产劳动率。而小足之处是:虽然渗层厚度、表面和心部硬度都达到要求,但攻拉试验时,难以达到30kN,防滑链载倚较大时易产生断裂而无法使用,退货、换货常有发生,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 o: t; p, X# n' c" H$ I0 v    显然,图1所示的热处理工艺将重点放在了保证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上,而对心部强韧性有所忽视。因此,必须对热处理工艺进行改进。 . [$ H8 k; C/ }5 E  k' J+ t
    与图1工艺相比,改进后的热处理工艺(见图2)有如下特点:! i7 S( m) v7 r# _, \% q" K
0904122108571252.bmp ' {% u  C. L8 W5 a6 T) h. M

% r' |  p! @1 B; A
0 F/ n+ c5 y' j( q    (1)降低渗碳温度,缩短渗碳时间,有利于阻止晶粒增大,提高力学性能。 ! B$ n7 j8 x8 y0 z8 f$ Y
    (2)降低淬火温度。渗碳30min后切断电源降温,此阶段中仍按一定的剂量滴入煤油,保证降温时不氧化脱碳,同时还能起到扩散作用,扩大渗层深度(本工艺渗碳时间30min相对较短);降低淬火温度,还能减少残余奥氏体量,从而降低脆性。, 2 x' i- |# B6 I  E0 ?6 U5 P
    (3)提高回火温度。改低温回火为中温回火,提高链条韧性。 & I2 u) x+ s! k. [: d; @* G# y
    (4)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除渗层厚度、表面硬度与原工艺相同外,心部硬度偏下限(在40~44HRC范围内),攻拉试验值都能达到30kN以上。 " o5 W& K; p2 t1 G2 |
    (5)生产效率并无明显下降。经实测。两种工艺周期基本相当,对生产效率无明显影响。
  x$ w" j$ u4 ~    2.结语
/ [% t. T# p& T% O" ^    热处理工艺改进后,不仅保证了链条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链条使用中的断裂问题,客户非常满意。 【MechNe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13 05:13 , Processed in 0.1162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