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2|回复: 0

钢铁热处理专业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4: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一、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1 D1 D7 _( p& |" M# j% m # D$ e8 S! L. F$ c& ~

  1.共析钢

0 U0 p9 x. w' e @) [* L8 u& a0 m" V$ l) u

  碳溶解在铁的晶格中形成固溶体,碳溶解到α——铁中的固溶体叫铁素体,溶解到γ——铁中的固溶体叫奥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都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铁碳合金中的碳不能全部溶入铁素体或奥氏体中时,剩余出来的碳将与铁形成化合物——碳化铁(Fe3C)这种化合物的晶体组织叫渗碳体,它的硬度极高,塑性几乎为零。

L5 j) f* n- u& l% g" `; L: H) E; X1 {3 \

  从反映钢的组织结构与钢的含碳量和钢的温度之间关系的铁碳平衡状态图上可见,当碳的含量正好等于0.77%时,即相当于合金中渗碳体(碳化铁)约占12%,铁素体约占88%时,该合金的相变是在恒温下实现的。即在这种特定比例下的渗碳体和铁素体,在发生相变时,如果消失两者同时消失(加热时),如果出现则两者又同时出现,在这一点上这种组织与纯金属的相变类似。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就把这种由特定比例构成的两相组织当作一种组织来看待,并且命名为珠光体,这种钢就叫做共析钢。即含碳量正好是0.77%的钢就叫做共析钢,它的组织是珠光体。

3 m" w/ C9 j: o0 z) H 8 H2 Q3 g7 z ?3 _

  2.亚共析钢

1 b- u u8 O; t B; { ; R) t0 }0 y; n8 P; R, Q

  常用的结构钢含碳量大都在0.5%以下,由于含碳量低于0.77%,所以组织中的渗碳体量也少于12%,于是铁素体除去一部分要与渗碳体形成珠光体外,还会有多余的出现,所以这种钢的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为亚共析钢。

' P- u3 t/ q; W + w3 @6 m1 F( @. J" l

  3.过共析钢

, q2 y" @) V/ j ! ]9 o% I1 Q( R# O

  工具用钢的含碳量往往超过0.77%,这种钢组织中渗碳体的比例超过12%,所以除与铁素体形成珠光体外,还有多余的渗碳体,于是这类钢的组织是珠光体+渗碳体。这类钢统称为过共析钢。

; t+ r, G4 `& U, [" K$ f9 H6 f ; U% Q, w0 ]" r0 f5 L% O- y! t

  二、有关钢材机械性能的名词

; P" m9 O; f9 V) Q" z! D& {- B2 ^, i9 C, h

  1.屈服点(σs)

/ e1 A1 A& L) y% _ E9 a ! B- }8 S) }7 h4 W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 l: W8 M7 I, V4 P 4 j1 ~( j1 [" G0 A

  3.抗拉强度(σb)

8 B& {- M2 l7 [& s , Z j0 W2 x0 k8 a& w( C% d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MPa)。

: S3 Y. ]: N0 K. t3 O $ F# u4 a7 l" H

  4.伸长率(δs)

6 C+ l4 S9 R; r3 v1 n+ b5 R1 o+ R ' O0 Z5 j- s$ d) p0 z9 l; h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 m) b: z# [, h2 G$ V6 j4 n * e& F' h9 a4 C

  5.屈强比(σs/σb)

) z0 }2 d9 |5 i, F9 b 4 \& P) Y. u, z4 n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 H4 e0 G: Y3 a$ i, b! u2 \9 N$ O, T+ E9 r9 C8 D( c; B+ M

  6.硬度

$ K2 }' t7 u; x; Y. D* c: P- G 4 t* h# E/ Q5 j& L4 N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7 e# y* d/ {4 w4 l! O) O- } 4 P0 [1 {3 `2 P) P* U2 i1 `

  ⑴布氏硬度(HB)

* M( |# f% q# p* `$ u* _2 U " w) O2 i3 }7 X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5 F; M2 o4 I. G) N+ Z7 G, S2 [ ( S* @8 v+ _" w3 ~# I& P, ?$ B% h

  ⑵洛氏硬度(HR)

9 ?. V! | \* T6 k6 y$ G) d4 l2 N: T0 L. J4 c2 B: m: G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 w" Y8 r) q# p4 K3 Y: E 9 s) a* @$ c+ ]" \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 H4 u1 c6 ~$ B! w9 a+ e7 P& }" p$ [8 ~ ! v$ \. b0 u2 w/ a: f* A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0 Z+ B( m' [& ]' Q( G & t X2 Z3 a7 M5 @: m/ [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9 g) d6 @: {8 J$ X x. {% F2 e8 D- _

  ⑶维氏硬度(HV)

: h) Z; }9 T* Z2 y2 ?* ? # S& `' X' R' q0 Y& S6 |2 q# U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0 v5 O& w" A# K$ D1 v- [ 6 I" y' E# J$ Z( N

  三、有关钢的热处理的名词

( r3 K% y! u- D ]6 Z% e- } 4 D; U/ C: _' |1 y

  1.钢的退火

+ J! J1 M% V6 m1 x. n, I; n F) r# q $ V! b- Q7 P" _+ E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 D" G9 ?4 t& K0 Z 3 {6 c+ V/ J X1 e7 k- [

  2.钢的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3 B3 m- t ^/ k( |4 Z+ p/ u1 ] " ?5 H* N/ ^8 b# ~& b8 ?/ M

  3.钢的淬火

# a; q T( Y2 s. Y! y: u 4 M J# j, T% |/ S7 h9 f; T& U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 w. |9 N, \& w7 n* ~+ F! _' _8 D* ~! U$ h- ?" d

  4.钢的回火

* Z2 {; X- [. ^" S; F ( N9 v( l% T+ c$ ~

  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正火配合使用。

2 ~0 H. @, e1 v- g * T- i# m: n2 d& n! T _$ c% k7 r! m

  ⑴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 h) g# A: c& v5 q2 `4 U4 c* Q8 i' p: N $ [$ q t1 y9 X

  ⑵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对在低温或动载荷条件下的钢材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尤为重要。

: e+ `6 }. Q; C8 F. l) B , V* D8 G, t* J8 [ D% N/ R

  5.钢的表面热处理

4 O3 ? C' u: m, Z; q) k& K ) p8 S3 e* c9 K

  ⑴表面淬火:是将钢件的表面通过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适用于中碳钢。

$ T1 A; e' R9 N ( t5 [6 \$ M' A# q0 q6 f

  ⑵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来改变工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达到使钢的表面层具有特定要求的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按照渗入元素的种类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渗氮、氰化和渗金属法等四种。

5 R5 u5 q2 S+ u2 c( u* F% T4 T" } # y+ u$ q. y- `

  渗碳: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高碳钢的表面层,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着低碳钢的韧性和塑性。

8 O5 k9 \6 m" k2 B* v; |7 Z* E; D | }+ [! @0 m8 f1 X

  渗氮:又称氮化,是指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层的硬度与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抗腐蚀性等。目前生产中多采用气体渗氮法。

2 }) U' @7 W7 V) V' d' q' h' Q; x/ W& z/ }0 |6 A: M

  氰化:又称碳氮共渗,是指在钢中同时渗入碳原子与氮原子的过程。它使钢表面具有渗碳与渗氮的特性。

" J0 Y; f. I7 P( i }. O : O2 W; q5 ]8 s7 h7 ]7 s/ m7 O

  渗金属:是指以金属原子渗入钢的表面层的过程。它是使钢的表面层合金化,以使工件表面具有某些合金钢、特殊钢的特性,如耐热、耐磨、抗氧化、耐腐蚀等。生产中常用的有渗铝、渗铬、渗硼、渗硅等。

7 D- j5 x, j& L& l- m, ^ 0 f' Y2 U3 J% m& o; S'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1 12:38 , Processed in 0.1093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