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0|回复: 0

10KV线路带电作业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9 13: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10KV线路带电作业方法7 E9 d. | T) H# F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供电可靠率已成为我国供电单位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90年代以来,国内10KV线路带电作业已纷纷开展。由于严格贯彻执行DL409-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技术进步,采用高架绝缘斗臂车(以下简称高架车)、严密遮蔽、隔离带电体、等电位人员穿屏蔽服(防水导流型)等,再加上培训上岗、严格规程制度等,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可靠是可以保障的。: i. t% _ x' P3 D! h" I1 B# t& X   项目与方法! ^4 ~% u% A- G: @: w' b, H   当前10KV带电作业需开展的项目:0 R7 [6 p* w$ C) G5 L* P   线路断、接引;更换跌落保险;更换避雷器;更换边相或中相绝缘子;修补导线;更换横担;带电立(换)直线水泥杆。; v" M" \! W; M7 G& c   以上7个项目中,前5个项目应用最多,称为“常规带电作业项目”。+ L9 H" l; ^) _8 h' k   采用的方法: p3 m r+ s4 ?* h% X8 j  地电位作业的手持绝缘工具法。此种作业适用于交通密集且道路狭窄的街道,或交通不便处。5 R. |2 d+ F( O; I* U   高架车等电位作业法。此种作业首先是线路侧具备高架车开进工作的场地,且不能阻塞交通。许多大中城市和新建城市道路大都可以采用。 / k6 K8 e- ~" U1 ^- c  地电位结合工作法。尽管采用高架车优点突出,有的项目亦须等、地电位配合进行。 . j" D" `5 @& I6 C6 w  中间电位工作法 5 ] L {5 K- M! ?/ q2 \* {6 d  当工作处设备密集时,有时工作人员要站在高架车斗臂内用绝缘杆操作,或站在绝缘硬梯上用手持绝缘工具操作,以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t2 c0 r8 j3 V( A! O( o1 e  对带电体的绝缘遮挡法。由于10KV线路间距离小,对地距离更小(如针瓶上导线对横担距离),故以上四种作业时,大多需要对导线、绝缘子、横担、避雷器、保险等进行绝缘遮蔽档,常用为软质组织遮蔽罩、绝缘隔板、绝缘垫板等。因此绝缘遮蔽工具属各种方法共用的辅助工具。 9 g2 A# @- s, g/ J- p  高架车等电位作业(以下简称高架车法) # _0 k/ f" i$ k; y  高架车法是10kv带电作业中最安全的方法,也是工效最高的方法。因为工作人员身穿屏蔽服站在斗臂内,斗臂对地、对相间都有足够的绝缘,且工作和相邻相导电体又都采用了绝缘遮、挡、隔、垫措施,故对人身安全有保证。由于工作人员勿需用操作杆,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效。这种“又快又好”的方法符合带电作业“安全、稳妥、轻便、容易”的原则,为多数使用单位所采用。10kv带电作业应以高架车法为主。 + a" t. O3 z) `; j1 O  在配电带电作业中,应推荐“以高架车法为主,地电位法辅助”的方针,并非不采用地电位法。由于使用单位投资问题及所处城市道路情况,地电位法还将较长时期存在,起码也是一种不能偏废的辅助方法(即使普及高架车法亦应配备地电位工具备用)。 7 \" |8 E+ W1 i( P0 ^  使用单位购高架车时首先考虑是性能,根据笔者的一些调查和分析,认为在选择一种高架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G) G# M" \$ |$ k o6 Q  1、本单位10KV线路设备情况,如单双回、线距、变台情况,分支线连接处杆型等,以及今后城网改造对以上设备的改进、改变。: e/ H. v* [+ w, C* x   2、本地区城市配电线的道路情况,如旧街道是否考虑进车,多数已改造街道的容车宽度有限,如何能保证大部分街道用的车型适合。 . _" s- B) b8 n. _7 R  3、对车型的技术要求。- L* u6 v3 V; `& @+ M   4、对绝缘臂的要求,采用伸缩臂或者折叠臂,但应做技术经济比较。- g y" {( v& Q' A+ d% `4 [/ w   总的来说使用单位选一种车型,要考虑多种因素,除价格因素外,主要是考虑其对本地区道路的适用性,对本单位设备操作的有效性(设备的复杂性及线距和导线排列),对穿越上下排线的要求(斗的尺寸和线距的关系等)。以上并非一种因素决定,有的单位用国产车无问题,有的单位还要多考虑一些因素,并非价格越贵越好,主要适合自身使用条件,才会有满意的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21 13:05 , Processed in 0.1082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