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4|回复: 0

深度分析铁矿石为何成了疯狂的石头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8: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1 F$ G4 _) k" M8 E$ v6 P) A9 r

  铁矿石为何成了疯狂的石头

) P2 h# G6 Y9 P/ l: P7 \8 M; e* T ) }- p- p3 z, y3 ~( t7 a: C

  我国要想取得铁矿石谈判的主动,必须内外一起走。对外,走出去,参股或收购海外铁矿石资源。对内,则必须尽快整合钢铁企业,加快地方小钢铁企业淘汰的速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进一步削减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并严厉打击“借壳”进口铁矿石等投机行为。从而,减少铁矿石的现货需求量,提高长期贸易交易的地位和重要性,改变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被动的局面。

, a `' z% N' i; O0 s9 U$ z9 X # c' Q! P& {' D Q

  6月23日晚,宝钢与世界上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一的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96.5%。最近几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年年上涨:2005年上涨了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而今年又创下了几年来的最大涨幅。铁矿石已经成了疯狂的石头。

6 V9 j: X, s2 ?$ [( Z+ E2 f! m / M: ` v$ ?& r& N. S" e C* C+ w

  那么,是什么在导致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或者说,什么弱化了我国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

" o/ o) b/ `( Z" K `* Q 3 v. F8 B5 k- e! v

  这里面的因素很多,比如,铁矿石供应的高度垄断——三大铁矿石巨头垄断了世界铁矿石产量的70%;比如,日本等国通过资源参股、收购等,控制铁矿石资源,导致日本钢铁企业在谈判中屡次对我国“设局”等等。如果抛开这些因素,单从我们内部而言,同样存在值得深刻反思之处。其中,最值得反思的就是,谈判力量的分散及内讧滋生出的软肋过于明显,笔者今天只从现货对谈判力量的冲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5 m; ^: L/ [; v" J4 h $ Y; h* b& S, U9 k3 t L4 [

  铁矿石供货有两种方式:一是现货,其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二是长期贸易合同,由供需双方通过谈判签订一个在一个区间(一般为一年)内被共同认可的价格,以此供货。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具体到我国,现货市场价格对长期贸易谈判的影响更大一些。如果现货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涨,那么,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铁矿石供应商有现货的需求量作为依托,可以以时间换空间,得到一个更满意的价格,在这一点上,他们有的是耐心。

1 x; j1 c! T5 Y7 L ) W5 Q4 y0 \2 w" B {

  而我国恰恰对铁矿石现货的进口非常乱,这种乱局被铁矿石供应商充分利用。在中国对铁矿石现货的需求量持续增大且进口无序的状态下,我国谈判代表再高的水平也使不上!因为,大量的现货需求会降低铁矿石供应商谈判的兴趣,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强硬。因此,此前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经达成涨价65%协议的情况下,被我国现货进口商“宠坏”了的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依然强硬地提出要单独谈判,并最终如愿以偿。

2 [$ S' W" z( P! y/ ~ 3 B; @& W+ Z/ M, Q6 T/ W

  我国的铁矿石谈判筹码实际上是被纷乱的现货进口所吞噬。由于现货需求的无序增长,并且,现货价格远高于长期贸易合同价格,铁矿石供应商在履行长期贸易合同方面不积极。据中钢协统计,2007年度,21家中国钢铁企业与力拓签订铁矿石长期贸易合同,双方约定合同供应铁矿石总量6073万吨,实际供货量5237.33万吨,合同执行率仅为86.24%。其中,有7家企业合同执行率在80%以下,最低的仅为53.17%。

+ ^( x- S+ e4 H8 [ 9 e% n. v x8 u% f! N' a

  尝到甜头的铁矿石供应商,开始更积极地开拓现货供应渠道。比如,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力拓在对中国钢铁企业供货合同执行率过低的情况下,公开声明有1500万吨铁矿石资源可投放现货贸易市场,并积极向中国钢铁企业推销现货贸易铁矿石。而此前,力拓刚以书面形式通知中国钢铁企业,由于不可抗力的影响,铁矿石资源不足,不能保证100%履行长期贸易合同。这种轻长期贸易合同的执行,而重现货销售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诚信准则。铁矿石供应商连长期贸易合同都敢不认真执行,并且,不怕失去长期合作者,他们又怎么可能在谈判中作出让步呢?

9 I8 ]7 \3 ~" k- } ; P6 b7 l( q: ?* y2 y- o# E- F

  可以这样说,只要我国铁矿石现货进口的乱局不改变,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被动地位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那么,现货乱源在哪里?

" K' [7 G4 A5 @6 o2 L 5 ?, Z, S- e1 e

  我国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在全世界是最多的。2004年,有资格进口铁矿石的国内钢厂和贸易商多达523家,虽然经过几次提高门槛,仍然有百家有进口资质的钢厂和贸易商。其实,仅仅削减具有进口资质的铁矿石进口商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国钢铁企业本身就处于极度分散状态。日本前6家钢厂的产业集中度高达81%,而我国年产钢量2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多达40多家。而且,中国钢铁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还在逐步下降。

1 e, l* A; y0 i6 [ ( L2 D. n1 T* J! ]6 m

  由于钢铁企业分散,这些企业都要想千方设百计地进口铁矿石。在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减少以后,钢厂和相关贸易商便及时采取了“借壳”进口等应对措施。比如,一家没有进口资质的钢铁企业,可以自行同国外铁矿石供应商谈,谈定价格后,再委托国内有进口资质的企业倒一下手即可,只是付出一点手续费而已。这种情况的大量出现,使得我国原本就分散的议价力量变得更加分散。另一方面,据报道,国内几乎所有拥有长期协议的钢铁企业都在低价进口铁矿石后转手,经高价倒卖给那些没有长期协议资格的企业。这促使那些没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有更大的动力去购买现货。内讧的结果是铁矿石供应商不断抬高价格。

* G. w) w' I5 _7 O' B' @ , {& S0 d0 _. p- y7 j

  更令人忧虑的是,那些通过现货交易买进铁矿石的企业,不是把铁矿石直接投入生产,而是大量囤积在港口等待升值,这种投机使得我国国内的铁矿石无法满足需求,从而造成了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假象,令铁矿石供应巨头更加信心百倍,我国谈判方纵然有万条妙计也无用武之地。

' O4 W C: y& g3 N) x9 E : m$ ]8 ]& n+ S8 z& u

  因此,我国要想取得铁矿石谈判的主动,必须内外一起走。对外,走出去,参股或收购海外铁矿石资源。对内,则必须尽快整合钢铁企业,加快地方小钢铁企业淘汰的速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进一步削减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并严厉打击“借壳”进口铁矿石等投机行为。从而,减少铁矿石的现货需求量,提高长期贸易交易的地位和重要性,并改变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被动的局面。这一方面可以减少铁矿石的需求总量,解决铁矿石进口的无序格局,降低铁矿石进口价格。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钢材价格,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

3 Z2 D+ Y+ b2 h7 e0 W5 C u $ t# I. K# S3 W, o. q* [9 R3 w, V3 g4 M 2 L1 |( s* [) z$ E5 Z"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2 09:48 , Processed in 0.1346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