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8|回复: 0

将不锈钢的加工效率提高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在对不锈钢材进行刨铣时,铣削效率与服务时间之间的折中做法是影响经济性的决定性因素。有一家混合设备企业在检验其切削加工过程中,找到了能够显著改善硬质和韧质不锈钢的铣削效率的方法。
4 h# k6 J. R  P( e8 M, f 090314009581762.bmp
  [% O' U- E* n( d) p图1 在材质为1.4462的锻造环状袋原料件上采用仿形铣刀为混合铲铣削出方形受料斗。然后,直角面铣刀对侧边过渡段进行铣削! i4 M3 E% v# s- \/ V. a
在混合和选矿技术领域中,位于Paderborn的Loedige-Gruppe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供应商。对各部件的切削必须具备经济性,在对技术改进的探索中,公司特别注重于对耐化学药剂和耐高温的不锈钢袋的铣削。在这种作业中,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达到很大的切削量,但同时也要实现较长的刀具使用寿命。因此,以往所用的HSS铣刀和可转位铣刀可由寿命更长、性能更可靠的刀具取代。针对第一阶段采用Ingersoll铣刀的试验,选择使用了常见的1.4462材质的钢袋,这种钢袋为长10m、直径为250mm的离心机轴所需。总共为10个钢袋可以承接根据相应混合物而造型的混合铲。两个特殊造型的环状钢袋从两侧对轴进行密封。在两种钢袋中,须铣入针对混合铲斗的同规格方形支撑件。迄今为止一直使用直径为50mm的HSS套式立铣刀,但是在切削效率、表面质量和服务寿命方面所获得的成效并不大。- t+ w5 P4 P; e* H
所选用的带有5个调节角为90o的转位刀片、直径为50mm的2J1C型Ingersoll直角面铣刀可以达到84.24m3/min的切削能力,比竞争对手高出约6%。这种成就主要归结于53m/min的切削速度、0.1mm/齿的进刀量、10mm切削深度和50mm切削宽度的成功运用。通过三次进刀,钢袋在逆向上接受湿铣。
8 }, z" U4 N& J5 ^3 [7 ^/ X: i 090314010108941.bmp
* D0 P4 n. T* z  `' K1 n( S7 h图2 仿形铣刀的转位刀片具有极好的耐热性6 }/ B2 V0 P/ z' P, j1 p
与竞争对手的直角面铣刀相比,其使用寿命较长,在近似相同的切削条件下采用Ingersoll直角面铣刀加工3个部件时,其主要加工时间缩短50%,由此,设备的额外能力增加6h。就Loedige公司未来加工计划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套式立铣刀在湿铣时对温度的高耐受能力。通过良好的切削角度和锋利的刀片,在加工不锈钢时可以达到10mm的进刀量。5 C& [7 o4 S' N
作为后一个步骤,对两个5W7K型套式仿形铣刀进行了检测。首先采用直径为66mm的铣刀对钢袋进行掏空。第一刀采取标准轨迹进刀,然后以如下数据和同步方式铣出外型:切削速度120m/min,切削深度2mm,切削宽度50mm,每齿推进量0.5mm。4 W& ?, W  s* }- r" \
在第一次试验中,钢袋接受十五次湿式进刀,然后再接受十次干式铣削。其间在较长时间的运行之后会产生刀瘤和轻微的自由面磨损,因此在将来应对所有钢袋进行湿式加工。然后使用直径为80mm、带有六个有效刀片的仿形铣刀。在相同的切削数值下,这种铣刀对钢袋上方的平面进行16.7min的干式铣削,与竞争对手的圆盘刀具相比,这种铣刀的使用寿命明显提高。【MechNet】1 i' f, Q, p6 ?- W; [
文章关键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5-19 10:22 , Processed in 0.1360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