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1|回复: 0

独立无级调节控制的新型液压冲击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1 液压冲击器的现状及改进途径* g  j" r0 [. Q9 U1 m
  目前世界上很多厂家生产的液压冲击器斗具有调节冲击能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块度与硬度岩石的破碎要求。与一般液压机械不同,液压冲击器的负载是活塞运动的惯性力。因此,改变提供给液压冲击器的流量,就能改变液压冲击器的工作压力和冲击能量。但由于冲击功率与流量的立方成正比,与活塞行程成反比,为保证液压系统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在改变流量的同时,一般都通过改变活塞运动行程来达到改变液压冲击器冲击能与冲击频率的目的,把改变液压冲击器活塞行程的方案称为换挡方案4 d2 I  U$ e6 B9 R: m4 W8 y
  国内外现有各种液压冲击器的行程调节都是有级的。一般只有二至三挡,而且调节行程很不方便。所以,在液压冲击器工作时,行程都保持不变,除非遇到大量大块岩石需改变冲击能时才进行调整。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结构尺寸的限制,冲击器行程不可能很大,液压冲击器的冲击频率不可能设计得很低。! l5 U# `) \  \8 N2 T
  根据岩石破碎学理论,岩石破碎有一个最低能量要求,当冲击能低于其要求的最低冲击能时,就无法破碎岩石。为破碎不同块度与硬度的岩石,当行程不变,要增大冲击能时,必须提高冲击压力,这样冲击频率也升高,冲击功率会增大很多。由于目前采用行程反馈原理的液压冲击器冲击能和冲击功率在调节过程中是连锁同步变化的,当冲击能增大时,冲击功率也增大,这就要求增大装机容量。
2 l* ^. J2 ]6 a; C5 P. Y% \! A  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打破压力与流量成正比的关系,使冲击压力和供油流量独立无级调节控制,从而使冲击能和冲击频率独立无级调节控制。即通过调节控制冲击系统的工作压力来调节控制冲击器的冲击能,冲击压力高时冲击能很大;冲击压力低时冲击能小。通过调节控制供油泵的输出流量来调节控制液压冲击器的冲击频率,供油流量大时冲击频率很高;供油流量小时冲击频率低。这样,可把冲击能调节到很大,而冲击频率可降到很低,使冲击功率不至增大很多。根据破碎现象来选择冲击能和合适的冲击频率,可提高效率,减小液压碎石机配套底盘的型号,降低造价,有利于液压碎石冲击器的推广与应用。( d2 l& v+ j& Y# F# e4 q! d
  2 新型冲击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i. `# p. K& w3 i* H( p
  新型液压碎石冲击器采用压力反馈控制原理的工作方式,突破液压冲击器传统的行程反馈控制原理和供油流量的独立无级调节控制液压碎石机冲击器工作性能参数的目的。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可有多种型式,下面分析研究一种主要的结构型式及其工作原理。  p- @4 s2 n7 r# e, G1 R
  (1)结构
% t! M! L3 j! A- N  如图1所示,冲击器采用前腔常压,后腔压力高、低交替变化的后腔控制式。冲击活塞1与缸体2行成四个容腔,即开有油孔I的常常压前腔a,能连通冲程反馈信号孔II和油孔III的常低压腔b,开有IV的可变压力后腔c及密闭氮气室3。缸体前部常高压腔a经I 及油路与配油阀的常高压腔e和供油泵输出的高压油源P相通,油源通道上设有高压蓄能器5。油孔II由油路与配油阀的常低压腔g和回油O相通,并在回油通道上设有回油蓄能器6。冲程末了,活塞端面B越过油孔II,油腔b把孔II和孔III相通。缸体后部的后腔c经油孔IV及油路与配油阀的变压腔f相通。$ q5 V' ^+ f& n1 D& c
  配油阀采用锥阀形式和优化的不等阀开口量技术,回程时阀的开口量小;冲程时阀开口量大。推阀腔d经油路与压力控制锥阀7相通,控制高压油源P的通断。锥阀7的开启压力由控制油压Px确定。阀芯8的左右椎柱台肩分别交替控制配油阀常高压腔e与变压腔f和配油阀常低压腔g与变压腔f的通断,当腔e与腔f连通时,腔g与腔f阻断,当腔e与腔f阻断时,腔g与腔f连通。阀芯d腔有作用面积大于h腔有效作用面积,推椎阀h经油路与高压油源p连通。
1 H2 F; {5 K: s4 o*******  2)工作原理2 ^7 v: u, U/ b6 ?- C
  a 回程5 b+ o- Z" n9 h+ H' P6 q0 q" `
  图1a所示为活塞已完成了一次冲击,且阀已换向,整个系统处于回程开始状态。此时配油阀的推阀腔d通过油孔II和III已与回油O相通,而推阀经油路和阀芯中心的孔道始终与高压油源P相通,阀芯8h腔高压油作用下处于图示左端位置。高压油P经阀体高压腔e、油孔I与活塞前腔a相通,而后腔c则通过油孔IV经阀体的变压腔f、低压腔g与回油连通;故活塞1在前腔压力油作用下向右开始回程,同时压缩氮气室3,高压蓄能器5充油,随着回程增加,氮气室3压缩量增大,其压力升高,系统压力也升高;当压力升高到压力控制锥阀7的开启压力时,锥阀7打开,高压油进入推阀腔d中,因d腔作用面积大于h腔作用面积,阀芯在压力差作用下迅速向右作回程换向运动,阀体的控制变压腔f与高压腔e连通。这样活塞前、后腔均与高压油相通,形成差动连接,活塞回程加速阶段结束。尽管活塞的后腔作用面积大于前腔作用面积以及氮气压力作用,此时活塞因惯性作用将继续向右运动,只不过作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完成整个回程动作。从以上叙述可知,活塞回程实际包括回程加速和回程减速两个阶段。
' |0 G4 A. \% h5 p' I2 X- K2 g  h; u  b 冲程) l" L8 I, {9 e8 {' d
  活塞回程结束,为冲程作好了准备,冲程开始时整个油路状态如图1b所示,它与回程减速阶段一样,阀芯8在油液压力差作用下仍处于右位,活塞前、后腔均与高压油相通,保持差动连接。冲击活塞1在压力油压差及氮气膨胀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开始冲程。冲程加速后期,速度很高,需要油液流量大,系统压力降低,高压蓄能器排出大量油补充到后腔中。当活塞端面B越过冲程换向反馈信号孔II时,推阀腔d经油孔II、III与回油沟通,失去高压,同时压力控制锥阀7关闭,阀芯在h腔高压油作用下迅速向左作冲程换向运动,随即活塞1冲击镐钎4,冲程结束。冲程结束。冲击器又恢复到回程初始状态,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回程运动。
: \4 {1 |! f; q+ n1 s% r3 }  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看出,压力控制锥阀可控制系统冲击压力p,当液压冲击器其它参数确定后,无级调节控制油压Px,锥阀控制压力即可无级变化,从而液压冲击器的冲击能也可能无级变化,压力高时冲击能大,压力低时冲击能效。通过无级调节控制供油泵供给冲击系统的流量,可以无级调节控制液压冲击器的冲击频率,流量大时冲击频率高,流量小时冲击频率低。其重要特点是两者的调节控制可以是同步或分别独立进行,这样冲击频率可以调节得很低而冲击能可以调节到很大,充分利用装机容量,以适应各种工况的需要。* w0 {( j# i- q8 |& `3 z" ?. H5 i; q' }  J
  另外,如果当Px调节得过大,系统压力在回程时升高却不能打开压力控制锥阀7时,活塞仍回程。当继续回程到活塞端面A越过信号孔II时,压力油就会经前腔a及油孔I、II进入推阀腔d中,从而使阀芯向右作回程换向运动。这样就可限制系统冲击压力过高,冲击行程过长,冲击能过大而使机器损坏。
; d% Z* `- B7 A3 W$ u/ e  冲击器采用一种新型配油阀,该阀阀口采用锥阀口形式,密封采用锥面和柱面密封相结合。阀芯运动到位静止时,阀口由锥面密封和柱面密封相结合,阀芯换向运动时由柱面密封,而阀芯静止时间长,锥面密封油液泄露量几乎为零,阀芯运动时间短,所以整个工作过程中,阀口油液泄露量极少。又锥阀阀口流量系数大,油液流经阀口时压力损失少。另外新型配油阀还采用优化的不等阀开口量技术,即液压冲击器冲程时所需流量大,阀芯处于右位时使其开口量大,液压冲击器回程时所需流量小阀芯处于左位时使其开口量小,充分利用阀芯的运动行程,使阀芯运动行程减小,减少换向运动的能量损耗,这样就会使配油阀的能量损失大大降低。回程换向时阀一旦开启,阀芯推阀面积迅速增大,阀芯快速运动到位,并且有液压油垫缓冲,防止阀芯运动碰撞损坏。
; K& A9 Z+ E/ S4 z6 _: {2 L  这样控制原理使冲击系统压力越高时活塞行程越长,冲击系统压力越低时活塞行程越短,它与恒功率多挡液压凿岩机冲击器的行程长时冲击系统压力低,行程短时冲击系统压力高的控制原理完全不同。
+ P8 e" _5 `7 T文章关键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5-5 15:46 , Processed in 0.1032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