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6|回复: 0

用普通丝锥手动攻螺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21: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目前,在机械加工中,手动攻螺纹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碰到有些螺纹孔由于所在位置或零件形状的限制,不适用于机攻螺纹,所以必须采用手动攻螺纹,同时小螺纹孔直径较小,丝锥的强度较低,机攻螺纹时容易折断,一般也常用手动攻螺纹。但是手动攻螺纹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我们只有采取正确的攻螺纹方法,才能保证手动攻螺纹的加工质量。
# T, P5 Q# M3 p9 i  被加工的工件装夹要正,一般情况下,应将工件需要攻螺纹的一面,置于水平或垂直的位置。这样在攻螺纹时,就能比较容易地判断和保持丝锥垂直于工件螺纹基面的方向。
7 j& E' U8 L& J' m- e! l1 `  在开始攻螺纹时,尽量把丝锥放正,然后用一手压住丝锥的轴线方向,用另一手轻轻转动铰杠。当丝锥旋转1~2圈后,从正面或侧面观察丝锥是否和工件的螺纹基面垂直,必要时可用直角尺进行校正,一般在攻进3~4圈螺纹后,丝锥的方向就基本确定。如果开始攻螺纹不正,可将丝锥旋出,用二锥加以纠正,然后再用头锥攻螺纹,当丝锥的切削部分全部进入工件时就不再需要施加轴向力,靠螺纹自然旋进即可。
6 X& M1 }% D7 H5 W+ E1 \  攻螺纹时,每次旋转铰杠,丝锥的旋进不应太多,一般以每次旋进1/2~1转为宜,M5以下的丝锥一次旋进不得大于1/2转;手攻细牙螺纹或精度要求较高的螺纹时,每次的进给量还要适当减少;攻削铸铁比攻削钢材时的速度可以适当快一些,每次旋进后,再倒转约为旋进的1/2的行程;攻削较深的螺纹时,回转的行程还要大一些,并需往复拧转几次,可折断切屑,利于排屑,减少切削刃粘屑现象,以保持锋利的刃口;同时使切削液顺利地进入切削部位,起到冷却润滑作用。* \/ C* O! J1 x- q6 a
  转动铰杠时,操作者的两手用力要平衡,切忌用力过猛和左右晃动,否则容易将螺纹牙型撕裂和导致螺纹孔扩大及出现锥度。
/ v' j7 G; J1 N+ Q* E& T$ C  攻螺纹时,如感到很费力时,切不可强行攻螺纹,应将丝锥倒转,使切屑排除,或用二锥攻削几圈,以减轻头锥切削部分的负荷,然后再用头锥继续攻螺纹仍然很吃力或断续发出“咯、咯”的声音,则切削不正常或丝锥磨损,应立即停止攻螺纹,查找原因,否则丝锥有折断的可能。
0 J/ _- Z* B  _2 b3 R( q  攻削不通的螺纹时,当末锥共完,用铰杠带动丝锥倒旋松动后,应用手将丝锥旋出,不宜用铰杠旋出丝锥,尤其不能用一只手快速拨动铰杠来旋出丝锥,因为攻完的螺纹孔和丝锥的配合较松,而铰杠又重,若用铰杠旋出丝锥,容易产生摇摆和震动,从而破坏了螺纹的表面粗糙度。攻削通孔螺纹时,丝锥的校准部分尽量不要全部出头,以免扩大或损坏最后的几扣螺纹。: l3 G5 `, l6 Q2 h% g
  用成组丝锥攻螺纹时,在头锥攻完后,应先用手将而锥或三锥旋进螺纹孔内,一直到旋不动时,才能使用铰杠操作,防止对不准前一丝锥攻的螺纹而产生乱扣的现象。, n0 A3 E8 h9 ]0 ]2 Z" H: R7 G
  攻削不通的螺孔时,要经常把丝锥退出,将切屑清除,以保证螺纹孔的有效长度。. y, T5 R4 v- n0 T9 Z) [5 h" Z2 Z
  攻削M3以下的螺纹孔时,如果是小工件,可用一只手拿着带丝锥的铰杠或特制的短柄铰杠进行攻螺纹,这样可避免强力攻削,防止丝锥折断。 【MechNet】
1 |0 l/ N) ^" X1 A文章关键词: 普通丝锥   手动攻螺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14 10:08 , Processed in 0.1265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